直线模组_直线滑台_直线电机_厂家直销_乐鱼网官方网
案例
联系我们
销售热线:
Contact Hotline
182 0069 9999

传真:0769-82878777

E-mail:ys@rbotai.com

公司地址:东莞市长安镇宵边东门中路16号德州工业园A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 > 光伏行业
光伏行业
 

【年度十佳作品】2018年度十佳作品评选开始啦!

来源:乐鱼网官方网    发布时间:2023-12-01 09:53:59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距离2007年我国第一辆和谐号动车组开出已然历经十年时光。十年来,我国的高铁里程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那么数额如此庞大的高铁列车怎样实现实时控制、正点运行?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高铁“大脑”的守护人。

  今年春节,武汉火车站热闹繁忙,一列列高铁从车站通达全国25个省市主要城市。紧邻武汉站的武汉电务段信号楼里,不足百平方米的RBC机房却十分安静,在主机的运转声里,只有杨瑞的脚步声和操作的键盘声响起。

  杨瑞表示: “光武汉站就差不多每三分钟就有一辆车进出发,只有通过我们这个RBC把列车运行命令发送给列车,才能判断前方有无车辆,应保持多大的速度运行。”

  RBC,无线闭塞中心。由于肩负传递动车组实时信息的重担,铁路人更喜欢把这里叫做高铁“大脑”,这个别称也向我们透露了杨瑞的工作难度,超过2000个面板指示灯,绿豆般大小红绿相间,密密麻麻,每天需要巡视4次。

  杨瑞 “跟中医一样,要防微杜渐,所以我们要从小的地方着眼,先给他解决掉。一个是细心,一个还要责任感,懂得还要多,涉及到很多方面,跟车载啊、通讯啊,不单单是本单位的,还要跟别的单位协同沟通,所以还要懂他们的业务。”

  这份技术活,杨瑞从入门到精通就花了两年时间,他所工作的武广RBC自2009年开通至今,已不间断运行9年之久,是中国高铁的名副其实的元老级设备。包括他在内的三个平均岁数28岁的年轻人也已经是第五批高铁“大脑”的守护人了。

  杨瑞:“今年春节还是我们三个人值班吧,虽然咱们不可以回家,但是为全国这么多旅客服务,我们仍旧是挺高兴的,为别人的团圆也相当于自己团圆嘛。”

  夜色渐浓,随着最后一列动车组缓缓驶离站台,喧闹了一天的武汉站终于安静下来,慢慢和这城市一道遁于无边的夜色之中。

  而对于高铁设备维护人员来说,每一个子夜的到来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新一轮维护作业的开始。距武汉站只有100多米的武汉电务段武汉站南信号工区,其主要工作就是维护武汉站地面信号设备。工区14名职工平均岁数27岁,有10人是90后青工。

  2月6日23时30分,工区里灯火通明,工长李志伟正带领工友们为即将开始的夜间天窗作业做着精心准备。“我们的职责是为列车运行提供精准的控制条件,道岔设备的缺口标准都必须精确到毫米级,1毫米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故障,影响整个京广高铁的运输秩序。”李志伟说,他们做的“是一份输不起的工作”。

  2月7日0时30分,确认天窗作业(铁路术语,指铁路上不运行列车或减少列车运行,从而为施工和维修留出时间)命令下达后,李志伟带领工友们走向作业地点,黄色工作服上的荧光条在黑夜里格外耀眼。

  零时35分,第一组作业人员到达指定道岔。外观检查、机械调整、电气测试、质量验收、数据上传……一整套严格的检修流程执行完毕,时间已逝去了两个小时。在确认设备完好后,作业人员又匆忙赶往下一个作业地点。黑夜里,他们的头灯就是灯塔,灯塔闪亮的地方就是安全的保障。

  4时30分,所有作业项目按时完成。这一夜,14个小伙子人均走了15公里。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工区时,衣服、双手和脸上都沾满了油渍和灰尘。此时,远处已经传来动车组的汽笛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宵熬夜让这群年轻人显得比同龄人更为苍老。从“和谐号”到“复兴号”,祖国万里高铁线上正是有了无数像他们这样坚守的年轻人,为高铁列车指引导航,才保证了每一趟高铁的安全运行,为万千旅客铺就平安的回家之路。

  人民网武汉1月27日电 针对近日湖北地区连续暴风雨雪天气,武汉电务段全体干部职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以雪为令,零分出动,全力开展道岔设备扫雪除冰和病害故障应急处置,确保干线行车安全稳定畅通。

  今天凌晨5时,武汉动车段随车机械师王志正在做动车组出库前最后的巡视作业,按照惯例,他要检查一下设备检修状态的“联检作业单”,俗称高铁“诊断书”。

  在密密麻麻的确认项目中,有一栏显示着动车组“大脑中枢”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设备状态,确认者是“陈娟”。王志用手摸了摸纸上的名字,会心一笑。原来,陈娟是武汉电务段动车车载设备车间信号工,也是他的新婚妻子。他们因春运结缘,因高铁“诊断书”相识,今年是他们一起度过的第3个春运。

  2016年春运时,陈娟刚刚参加工作。由于春运检修任务重,陈娟每次进行动车组ATP检测只能利用地勤检修的间隙。当陈娟为时间紧、测试项目多而着急时,时任动车组地勤检修班小组组长的王志都主动关心陈娟,配合她检测。

  看到陈娟紧盯设备认真专注的眼神,王志为之心动。检修最后,陈娟照例在高铁“诊断书”上签下名字。虽然对于陈娟来说只是“规定动作”,但在王志心中却已将陈娟的笔迹和人记在了心里。

  此后,由于陈娟岗位变动,王志没机会见着陈娟。直到2017年春运,为满足春运需求,陈娟再次回到了检修岗位,与王志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那天,CRH380A-2647动车组突发ATP试验故障,由于临近出库时间,若不立即处理,将影响到高铁运行。陈娟迅速处理,接到命令的王志赶往配合,对显示器来更换后,问题得以排除,保证了动车组正常出库。

  从此以后,两人时常因为检修同一动车组而碰面,并且慢慢熟络起来,成了好朋友。每个夜班,但凡王志有作业间隙,他都会主动帮助其他ATP小组检测作业。为增加和陈娟短暂见面的机会,他帮其他工友拿、送作业联检单。就这样,陈娟的高铁“诊断书”渐渐就交到了王志手中,而两人也由同事变成了恋人。

  为了迎接2018年春运,他们决定把婚礼提前到春运前夕。春运是他们之间的“月老”,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王志在2018年春运第一天走上了随车机械师的岗位,但他依然能看到陈娟签名的高铁“诊断书”,对于两人来说,高铁“诊断书”不仅是爱情的见证,也是爱人的陪伴与牵挂。

  车载信号最大的作用就是接收地面信号,用来控制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真正的,就是说控制动车的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司机室里面我们的设备。我们的设备,可以可以称为动车的大脑。至于我们干的工作的话,也就是“望闻问切”,“动车的脑科医生”。

  记得第一次看到高铁动车组的线年十一月份的一个晚上,当时那个动车所的库里面也是灯火通明。当时看着就特别好奇,特别想去了解它,去掌握它这个技术的一个冲动。当时没有师傅,只是就是说通过平时自己慢慢去探索去摸索。因为资料也不是非常全,然后我们都是自己每天,自己多读一点、多看一点、多了解一下。

  车载设备如果有故障的话,很多都会直接造成列车停车。2016年,就是在汉丹线型车,是紧急制动,就是动车无法开行,等待救援车过去救援。当时感觉自己压力还是很大 。我们(工区)现在是,在岗在职的是十四人,年龄集中在88年到93年之间,90后偏多一些。

  每年春运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一个晚上大约检修35组动车组。因为动车组每辆车都要检测两端的设备,所以,平均徒步下来每天晚上要走将近10公里的路程。铁路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联动机,对我们自己来说,检修好每辆动车组,我们各司其职,确保它安全正点上线。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为人民服务。

  近年,铁路的大发展,线路里程增加,动车组数量也在增长,从原先的十几组,几十组车,现在我们管内一共有一百多组车,高铁的发展,真是一个飞速的发展。

  动车现在覆盖面特别广,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我们老百姓,我刚上班09年,从武汉到家的话,这是整整是九个小时。现在的话,坐高铁只需要三个半小时,但这已经是1000公里的距离。方便了,节约时机了,又安全又舒适,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为人民服务。

  标准化作业作为一线班组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其贯穿到班组管理全过程特别的重要。在笔者看来,应着重从思想认识、过程控制、员工素质、文化引领四个抓手着力,有效提升班组标准化管理水平。

  思想认识是基础。就班组而言,把标准化作业落实到位,首先要把安全教育摆在第一位,通过安全预想、专题分析、座谈研讨等方式,持之以恒地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员工算好健康账、经济账、幸福账,让员工从思想深处认同“标准化作业是安全之魂”的理念。

  过程控制是关键。执行标准化作业就是作业流程、作业程序、具体实际的要求都要落实到位。在作业准备前,要开展好安全预想,把安全风险找准,把卡控措施定实;在作业过程中,要卡控好防护员、作业标准、人身安全措施等关键人和关键环节,确保作业过程中每名员工落实作业标准化。

  员工素质是保证。要从规章制度、实作技能、培训制度等方面入手,坚持不懈抓好员工素质培训,明确应该做什么,该如何做,不应该做什么。要薪火相传抓继承发扬,通过师傅带徒、实作演练等形式,搭建起员工学技练功的舞台,让标准化作业的意识和行为在班组生根发芽。

  文化引领是支撑。让员工自主自发地执行标准化作业,班组要在加强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下工夫,打造执行作业标准化的“软实力”。在制度文化建设上,把标准化作业写入制度办法,使标准化作业有章可循;在环境文化建设上,要深化安全警示教育,选树标准化作业的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员工严格标准化作业的积极性。

  8月13日正午,“秋老虎”肆虐,太阳晒在皮肤上针扎般的疼。12时30分,武汉电务段武昌南信号工区工长王瑞像往常一样紧锣密鼓地召开班前会,强调当日检修工作重点,还特别确认了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是否带全。

  13时,“天窗”修正式开始。烈日下,王瑞带领6名职工争分夺秒地检修着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线路上一丝风都没有,纵横交错的钢轨表面热浪滚滚,毒辣的太阳晒得大家无处可躲。片刻工夫,王瑞的橙色防护服就被汗水打湿。他顾不上擦汗,手里紧握着对讲机,与信号楼联系确认设备状态。

  “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信号工,起码要经历三暑三冬。到了夏天,脸颊、脖子、胳膊晒脱皮再正常不过。”王瑞的这番话,俨然已经是一个老信号工了。其实他才30岁不到,接任工长一职也不久,但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学得多、懂得多,工友们对他非常信赖。

  长期在烈日下暴晒,王瑞的肤色变得黑黑的。老婆心疼他,给他买来防晒霜,他也没有好好用。“头顶着大太阳,擦什么能有用啊?”王瑞打趣说。正是这头顶烈日的执着坚守,才换来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与畅通。

  13时40分,“天窗”点接近尾声。王瑞带领工友们认真仔细检查每处设备,确认是否没有一点纰漏。“2号道岔检修完毕,‘天窗’点销记。”王瑞向着对讲机呼叫道。此时,大家身上的衣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了。

  51岁的他身板挺拔笔直,查起道岔故障来,干净利落,游刃有余,一举一动中无不流露出军人的气质,是站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设备影响严重,大家要仔细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隐患……”近日,在汉口站夜间作业中武汉电务段道岔工区工长李国军边检查边说道。而今的李国军已是武汉电务段道岔设备技术整治“带头人”、首席技师、“ 火车头奖章”获得者……这是29年前,刚脱下军装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事。

  1989年3月,李国军在结束军旅生涯后,转业当了一名信号工。初入铁路,负责维修铁路信号设备,他一窍不通,简直就是“门外汉”。可军人哪有服输的?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儿,在现场一次次维修作业中,李国军掌握了信号设备基础知识。他说:“部队锤炼了我坚毅的品格,且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

  平时,与李国军打交道最多设备是道岔,这是一种让列车从一个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行车设备。道岔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隐患或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列车安全运作,影响到铁路运输畅通。

  2006年,武昌火车站扩建改造,站内道岔由既有的ZD6型道岔更换为S700K型提速道岔。李国军当时负责配合厂家进行道岔安装,在这些“洋”设备面前,他又一次成了“门外汉”。

  为掌握新的技术,李国军在的施工中与厂家人员摸爬滚打在一起主动拜师学技,晚上又加班加点研究道岔技术图纸,从道岔的安装、配线、调试,再到维修技术标准,不到3个月的施工时间,他的学习笔记多达厚厚10多本,最终他熟练地掌握了一套S700K型提速道岔技术标准和维修经验。

  一身本领,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硬道理。武昌南编组站日编组车辆量曾经最高达13000余辆,是京广铁路干线和南环联络线的枢纽中心站,多且复杂是这个站的信号设备特点。在该站大修施工中,一次设备整治中,他发现大部分道岔因钢轨爬行导致杆件与锁闭框别卡严重。他通过技术攻关,通过改造锁闭框、螺丝眼变更、锁钩更换等,最终解决这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为此,在反复试验后他发明了S9911型道岔外锁闭装置,为电务段节约了生产维修费用200多万元。道岔“土专家”的称呼,也不胫而走。

  为方便工友们学习,李国军把标准与自己经验结合,汇编出《道岔工电结合部整治方法》、《各类型号道岔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书籍,已在集团公司电务系统推广。而今,以他名字命名的“标准化示范工作室”正在为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首29年工作经历,李国军用军人的口吻说道:“干工作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站稳了、踩实了,才能走得直、走得远。”

  “参加工作以来,我目睹了铁路几次大提速,经历了京广线年来,从电锁器到电气集中连锁,从微机联锁到远程控制,铁路信号设备一直在一直在升级,可我们守护列车运行安全万无一失的初心从未改变。”9月16日,有着40年工龄的武汉电务段信号工闵传智对记者说。

  1978年12月,闵传智在武昌电务段武南信号工区担任信号工。那时,道岔还不能完全实现自动控制,需要扳道工把道岔扳到正确位置,实现列车变道。“这种操作不但繁琐,而且由于设备笨重,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不高。”他回忆道。

  1984年,闵传智全程参与武昌站6502型电气集中连锁改造。干劲儿十足的他主动报名施工组,从事室外配线、信号机安装等工作。此后,道岔、进路和信号机用电气方式来进行集中控制与监督,实现了相互联锁。也就是从这时起,道岔设备实现从人工操作到自动控制的转变。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号设备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设备的养护维修也慢慢变得智能。道岔缺口是保证道岔安全运用的重要指标。以往,闵传智要一个又一个打开箱盒检查缺口,随着设备的升级换代,他可以在室内通过监测视频24小时监控缺口,并实时进行预警告警。

  “大数据分析太厉害了!监控系统采集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有关数据超过千项,通过微机进行精准分析研判,一丝偏差都会通过数据反映出来。”闵传智兴奋地说。如今,他天天都会通过微机监测通讯设备变动情况。40年来,他实现了维修设备零故障,也获得了火车头奖章、安全生产标兵、先进生产者、优秀员等荣誉。

  “新一期的《蕲之春》出来了,你快看,上面有我拍的照片。”10月24日,武汉电务段蕲春电务车间青工赵彦功激动地说道。该车间自办的《蕲之春》受到了职工一致好评。

  蕲春电务车间处于大别山南麓的京九线个工区,点多线长、人员分散。为强化班组思想政治教育,该车间创新方式,采纳职工的金点子,于2012年1月创办了刊物《蕲之春》。

  “我们创办《蕲之春》,让班组职工唱主角,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可谓一举两得。”车间主任刘太亮说。《蕲之春》设有《政策宣讲》《信息报道》《学习园地》《文化纵横》等栏目,深受职工的青睐。《政策宣讲》栏目结合段每月主题和政治业务学习,旨在用新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蕲春电务车间用好车间图书室、健康小屋,成立业余文化小组,定期开展站区趣味运动会等,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一本小小的《蕲之春》,是一线职工的情感归属,也是党员的精神家园。”老党员徐冰如是说。据介绍,《蕲之春》创办至今已编发78期,干部职员撰写发表各类稿件600余篇,成为武汉电务段班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元旦小长假期间,武汉电务段干部职工按照“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的工作要求,对旅客列车,特别是高铁、动车组列车展开拉网式设备故障隐患排查整治,提高设备质量,确保小长假客流高峰期的旅客出行安全。图为该段职工认真检修动车组速度传感器。 (作者:吴密娜 )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中国用五年的时间开启了她腾飞的速度。中国的桥、中国的路、中国的车、中国的港、中国的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引领崭新的强国时代;精准扶贫、生态文明、青山绿水、医疗服务……一幅幅家国画卷,讲述着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

  身为一名小女子,我心中的幸福很简单——一家人和和美美,衣食无忧;有三五个知己,互诉衷肠。我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小确幸中,庆幸自己的努力,家人的关爱,把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成了诗和远方的美好。满足于眼前的幸福,心中装不了国和天下。国似乎离我很遥远,天下更是难以企及。岁月静好,这种感觉真棒。看完了《厉害了,我的国》心中激起千层浪,它拍打着我,触动着我,启迪着我。原来,我有小确幸,是祖国母亲怀抱太温暖。一直以为是自己内心强大,自己拥有使自己幸福的能力。今天才领悟到,之所以有小家的幸福安定,是因为有国家的强大依靠。试想,如果祖国母亲弱小,处处受人,那里会有我的小确幸,正是因为有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才有我的热度。正是因为无数个国人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付出,才汇聚出我的小确幸。

  《厉害了我的国》让我看到了祖国母亲的强大与笃定,她使我幸福感爆棚。生态文明,青山绿水,这些打造出了一个更加美丽的祖国母亲。精准扶贫、签约医疗,这些个性化的服务体现了祖国母亲以人为本的理念。我的幸福,不仅仅只有一家人和和美美,衣食无忧;三五个知己,互诉衷肠;还有相当便利的交通,青山绿水的环抱,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就是在我生病垂老时,在我穷困潦倒时,有祖国护我周全……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祖国做不到的,我的幸福感在此刻彻底爆棚。(作者:裴香)

  我们常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来描述发展,而实际上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速度不断追求的历史。这一百多年以来,火车的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机车时代,电力机车时代,直到现在的高速列车时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已经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悄然转变为了“高铁、扫码支付、共享自行车和网购”,快节奏的发展,给这个时代增加了无限的可能。

  “要想富,先修路”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增强各地区的发展,交通至关重要,就必须做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武汉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亚洲顶级规模的高铁站之一武汉站的安家落座,九省通衢的地理圈也升级为九州通衢,长江东去,汉水西来,百湖连珠,从建桥之都到高铁之都。武汉用自己的速度展现着“武汉,每天不一样”。用武汉速度,刷新着人们的眼球,更新着市民们的出行方式。

  我生于此,长于此,城市发展的轨迹像血液一样在我的身体里流淌。武汉人的性格特点鲜明,像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急切且热情。人们对交通工具速度的追求,如同对城市发展的期待一样没有止境,高铁的落座显然更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速度更高,跑的更快。十年来,随着高铁逐渐走进市民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八横八纵”搭建起来的高铁网中,武汉的交通地位进一步巩固形成了一张12方向的高铁网链结构,形成了3小时、5小时城市圈,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短了出行时间,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3月的樱花节期间,武汉大学和东湖磨山的樱花吸引了大量游客坐高铁来观赏,与此同时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低碳赏花理念,坐着高铁去赏花,高铁俨然成为人类假期出行的首要选择,而除去黄鹤楼,东湖这种老牌景点,武汉站本身也成为了旅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一方面,高铁开通物流速运,凭借其不可代替的速度优势,实现了武汉到北上广深高铁速运当天可达,用高铁的中国速度刷新着网络购物的良好体验感。

  2015年夏天,一位瑞典人拍摄了一段在中国高铁上立硬币的视频,在长达9分钟的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始终屹立不倒,此事在当时引起了热议,再次证明了中国高铁有的不单单是速度更是舒适的平稳度。“一路平安,是因为有人为你保驾护航;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自己加入铁路这个大家庭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硬币在高铁窗台上站立9分钟不倒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夜以继日的付出。

  高铁线不同于既有线,作业时间都是深夜到凌晨,夜里十点半,在这个大家都准备休息的时间,武汉电务段横店东电务工区却在紧锣密鼓地召开班前会安排着作业任务,我们一天的结束却是他们工作的开始,从工区的上道门到最远的道岔有两公里远,站场从北到南有四五公里,背着十几斤重的工具包,徒步走上四五公里检修道岔,几乎是每个天窗修的日常。天窗点要一直工作到凌晨5时,开完总结会已经是早上6时了。“高铁线的电务工区都这样,辛苦啥,工作嘛。”该段横店东工区的祝昊名推了下眼镜说道。

  高铁的建设和发展,让九省通衢的大武汉驶入九州通衢的轨道之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内在引擎,而高铁电务人在每一个深夜用自己的力量给这个引擎注油检修,守护着高铁的安全和速度。轮子是双脚的延伸,把人们从步履蹒跚的步伐中解放出来,高铁则将人们对轮子速度的追求演绎到了极致,高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铁路的价值和无限的潜力,跃然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一张特色名片。

  十年来,集团公司从高铁安全运营上汲取了经验教训,从守护高体平稳运行到和高铁一同成长,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十字结构”,为十年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整装再出发,向着下一个高铁安全运营的十年奋勇前行。

  “叮铃铃”……5月7日10时12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麻城通信车间值班员李成蹊从资料图纸中惊起,他急忙拿起电话。“喂,值班室吗?我是张炳学,栗木至武穴区间K1243+450米处有大型挖掘机在光缆径路旁施工,请速派人处置。”

  李成蹊放下电话,迅速通知蕲春工区值班人员带齐工具和防护用品前往处置。工区防护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村民修路的大型挖掘机械正在光缆径路20米处施工。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此次工程的施工范围不会向铁路方向延伸,也不会影响铁路光电缆径路安全。现场防护人员记录了施工方负责人和挖机师傅的联系方式,并向实施工程人员发放了铁路宣传单。这不仅是麻城通信车间一次处置线路突发情况的真实写照,也是老党员张炳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岗位坚守。

  张炳学,19岁便子承父业,在线路上摸爬滚打。精湛的线路维护技术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使他从一名普通的通信工成长为麻城工区工长。2016年,他卸任麻城综合通信工区工长职务,接过了车间车巡组的重担,带领三名年过五旬的职工以“只要没退休,敬业爱岗永不丢”的信念扎根京九线,全力确保全线光电缆畅通,还有三个月就满60岁的他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之为京九线上“不老松”。

  在“五一”节日期间的线路安全攻坚战中,他带领车间车巡组每天要对三个方向400余公里线处光电缆径路隐患点排查,针对线路旁沟渠塘堰、田垄桥槽发生的变化,及时修订线路台账,并将车巡发现的突发事件上报段调度和车间值班室。为车间线路突发情况处置、桥槽标石全程定时更补等一系列工作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这也为节日期间,以及随之而来的汛期和暑运期间线路安全奠定了基础。

  工作中,他紧紧抓住安全工作重点,针对季节性和管内区域性特点,开展全天候专人巡查。扎根京九,确保安全是他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他把车巡工作细化分解到对每一处桥槽、涵渠、标桩。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线路上总有他的身影,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他总是冲在最前,干得最多说得最少,时时处处展现着“不老松”的风采。

  “集团公司的此次培训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即有实地参观,又有理论学习;即有专业管理方面知识学习,又有综合管理知识的学习 ,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感觉获益匪浅。”武汉电务段汉口客专车间电务主任李誉辉介绍,尤其是在维修体制改革方面,电务处处长陈世忠讲解的《车间组织生产的问题及实践》,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述了维修体制改革的困难与对策,详实的数据和深刻的剖析,解开了我心中的疙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干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下一步,我们将深化维修体制改革,以问题为导向,以状态修为主,以计划修为辅,抓住关键设备、关键站场的维修,做到对设备精细检查、精确检测、精准维修,打造一流高铁信号设备质量,全力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这次能到武汉供电段挂职锻炼,深感荣幸的同时,也倍感压力。之前,我在武汉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鄂州信息工区工作,目前在武汉供电段汉口供电车间挂职锻炼,从对电子设备维护到现在对电力设备维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专业跨度大、挑战难度高。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觉得这次挂职锻炼很有意义,是一次难得的开拓视野、提升自我、展示作为的好机会。

  挂职锻炼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供电段生产调度运作流程、掌握接触网停电影响区域、供电停电计划申报及供电结合部管理流程,同时带领班组职工进行配电设备检修作业,进行接触网腕臂精调精整,虽然刚开始业务不熟,甚至有点担心,但在车间干部和工人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和标准,看到自己参与制定的实施工程的方案通过领导审核,听到自己检修的设备得到在场师傅的称赞,想到自己每天工作取得的些许进步,我感到很充实、很幸福。工作中,我始终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这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也让我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成长机会

  以前,作为一名电务职工,我的职责就是做好自己包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对别的方面知之不多,觉得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了,因为有车间干部在前面顶着,自己不用很操心。挂职锻炼期间,通过带班作业我认识到,工长责任大、任务重。班组管理事无巨细,都要一一学习,班组管理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怎么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怎么化解工友间矛盾冲突、怎么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等,都需要我去认真学习和掌握。

  通过挂职锻炼,我还深刻认识到铁路是一台复杂而精细的联动机,涉及众多系统,在铁路改革不断深化和高铁维修生产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工电供三个系统主动打破专业壁垒,树立“大安全”意识,本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培养更多能够熟悉掌握各专业作业标准、精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间的紧密融合、通力协作,以此来实现铁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想这也是集团公司领导下大力气开展年轻干部跨系统交流学习挂职锻炼的初衷。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转变观念。作为一名挂职锻炼干部,我将不断调整心态,时刻保持工作激情,多下现场多跟班,多跟供电段的同事加强业务和思想沟通,认真做好供电和电务设备结合部的调研写实,努力跟上铁路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开辟更加宽广的个人成长空间。

  节日期间,我和丈夫早早就赶到香港看望在那里读书的女儿。没料到,此行正巧赶上了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首日。

  和女儿在一起相聚了两天,按照计划,我们9月23日返程。早前我们已知道,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在这天正式开通运营。我们从始至终犹豫是否去凑这个热闹,但是作为铁路职工,强烈的好奇心、自豪感和体验欲最终驱使我们下了决心:必须去体验一下!

  换乘几次地铁后,我们从女儿居住的西贡区来到西九龙高铁站。进入站内,巨大的钢柱结构支撑起几层楼高的屋顶,其高大恢弘的气势和充满现代气息的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车站大厅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排队取票的旅客排起了长龙。在自助售票机前,我们成功地购买了两张香港西九龙站至深圳北站的二等座车票。

  进站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按照流程,“一地两检”不用出站即可在站内全部完成。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很快就完成了安检、检票、通关等各项手续,顺利登上了列车。

  我们乘坐的“动感号”列车和内地的动车组没有明显区别,但内饰显得更温馨舒适,每排座位的前面都安装了充电插座。放眼看去,满车厢都是“尝鲜一族”。

  与我们在同一列车厢的旅客告诉我,他以前坐直通巴士从深圳回到香港家中,需花上四个小时,现在只需半个小时,十分便捷。这位旅客因工作关系经常来往粤港两地,这次特意来体验“首日车”。他的眼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26公里的车程,14分钟即可到达终点。相比之前我们来往两地的换乘经历,这个速度快得让人拍案叫绝。我和丈夫不约而同,激动地说:“以后到香港看女儿太方便了!”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标志着香港与国家高铁网实现无缝对接,快速缩短了香港与内地的时空距离,使香港与广州、深圳融入1小时生活圈,必将为粤港两地居民提供更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

  这真是一次美妙的“邂逅”!作为一名高铁维护单位的铁路职工,我亲身感受到高铁给自己全家带来的方便和舒适,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我国高铁事业的快速的提升。广深港高铁开通的这一刻,已经与内地四通八达的高铁网实现了“无缝连接”。我们要加快铁路事业发展,打造高铁品牌,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是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年。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将如何去践行十九大精神呢?

  时代是出卷人,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相矛盾。新时代必有先行者,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中,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剂良策。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经济和发达完善现代化的铁路网建设,再到八纵八横高铁网时代的到来,中国铁路向“三个世界领先”。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300km/h到350km/h,从国外技术引进到自主生产研发。时代赋予了铁路更大的重任,时代给铁路出了一张高难度的试卷。

  我们是答卷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武铁人,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列车安全运作是我们的使命。作为一名武汉电务段铁路信号工,要把握好每一处细节,拧紧每一颗螺丝,涂好每一处油......稳定是电务系统第一要务。铁路事业的快速的提升,电务系统科技含量与日俱增,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的引入,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技术,我们该不断学习,以业务技能作为立身安命之本,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第一时间掌握新的技术,并努力吸收再创造。不管时代如何瞬息万变,安全永远是铁路信号工的人生信条。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新的铁路科技,新的服务方式,新的乘车体验,这些都是铁路交出的答卷。“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依然在考场,用使命和职责去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巧借东风好扬帆——对武汉电务段扎实推进干部挂职锻炼加快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调查

  “此次干部挂职锻炼和学习交流有力拓宽了年轻干部的思维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和综合管理上的水准,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周期轮训、动态提升、全方面提高’总体思路,持之以恒抓好干部培养。”近日,武汉电务段党委书记邹家还在该段干部挂职锻炼交流座谈会上如是说。这是该段党委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委“人才强局”战略,扎实推进干部挂职锻炼学习交流工作取得的成效。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今年以来,作为全路和全局首个推行干部人才挂职培养锻炼的先行试点单位,武汉电务段严格按照铁路总公司和集团公司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部署要求,率先发力,主动作为,在推动跨界跨领域复合型干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该段成立了挂职锻炼工作领导小组,由段党政正职担任组长,其他副职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协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了《武汉电务段挂职锻炼实施方案》《武汉电务段挂职锻炼人员考核认格办法》等文件,对制定落实全段挂职锻炼工作规划、分析评估全段人才队伍现状、制定挂职锻炼计划、确定挂职锻炼岗位及挂职锻炼人员、加强检查考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在挂职锻炼人员的选择上,该段以车间(科室)为单位,对综合表现突出、有培养前途和发展的潜在能力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生产骨干和工班长做综合分析,结合生产岗位实际要和挂职人员培养需求,提出挂职培养对象初步建议方案,经段人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建立人才教育培训数据库,有计划把年轻干部安排到各层级岗位进行跨界、跨领域历练。

  今年4月,该段正式拉开了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序幕。选派了39名青年大学生到管内一线班组长、车间技术员、党支部副书记、机关经营管理和专业方面技术岗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上下交流和内挂锻炼。8月,该段按照集团公司要求,选派了9名年轻干部到局机关和供电、工务、机务等部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跨系统挂职锻炼交流学习。通过推出涵盖“上挂”“下挂”“内挂”“外挂”等多种培养方式,全方面推进干部人才挂职锻炼培养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地落实,该段每季度开展一次挂职干部工作总结和答辩考评,按时进行检查、反馈培养情况,围绕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学习内容,组织技术、人事、职教等部门的专家团队与挂职干部进行面对面提问、交流、考评,分格次将其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依据考评结果进行考核奖励,并分类进行总结指导,明确挂职干部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勉励其取长补短、持续提高。

  在推进干部挂职锻炼过程中,该段针对当前部分干部党性观念弱化、能力不适应、执行有差距等短板,对症下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业务指导,努力提升挂职干部的整体素质。

  针对部分年轻干部对跨领域挂职岗位接触较浅、阅历不足,工作开展过程中心存疑惑、观望等待的情况,今年8月,该段举办了挂职锻炼干部培训班,对先期挂职的39名青年大学生进行补强培训,培训内容除了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内容,还增加了党建廉政、公文写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课程,旨在提升其综合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该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逐步加强对挂职锻炼干部的管理。对跨段外派的9名干部,该段给他们每个人明确了挂职任务和课题,要求他们带着任务、课题参加挂职。挂职结束后,要向段里汇报他们的挂职锻炼成果。对段内挂职的39名干部,该段进一步细化锻炼标准,丰富培养内容,加强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确保学有所获、挂有所得。

  该段动车车载设备车间挂职党支部副书记孟伟,之前从事生产技术岗位,对党建各项工作知之甚少。在挂职初期,开展党建工作非常不顺,对解决职工出现的思想问题也是一筹莫展。该段党委获知情况后,对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指导方案,通过安排他参加党校业务培训、安排党办专职人员定期包保谈心、组织观摩学习先进车间管理经验等举措,孟伟现在基本摸清了车间党建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能较为有序地开展车间支部“三会一课”工作。

  对部分年轻干部存在“会干不会管”的能力短板,该段加大上下交流和挂职力度,将沿线车间的年轻干部交流到机关技术管理岗位培养锻炼,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将机关年轻干部交流到沿线车间管理和专业方面技术岗位培养锻炼,丰富其现场实践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该段武昌车间年轻大学生邹学俊,虽然在局级技术比武中取得过好成绩,但缺乏管理经验。到机关信号科挂职后,他着力强化“管”的历练,多次参与各类大型实施工程的方案的设计,对施工组织、机具分配、人员安排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督促管理,并积极与外单位沟通协调,逐步实现了由“会干”到“会管”的过渡。

  此外,对外局外单位到该段挂职人员,该段格外的重视,精心培养。结合挂职干部实际的需求,制定“一对一”的挂职培养方案,指定专人加强帮扶指导,让其主动参与车间(科室)生产管理。在生活上为挂职干部安排食宿,组织参加各类职工趣味活动,有效消除了其后顾之忧,顺利地融入了电务段大家庭。

  实施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以来,该段挂职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思维视野、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作的内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视野思维更加开阔。“虽然只有一个月的交流学习时间,却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我仅局限在车间范围内考虑问题,自从我在这里学到了更先进的生产调度管理理念后,现在学会站在全局的视野看问题”。该段汉口车间副主任周文鹏在局电务处调度岗位交流学习期间,对电务处为有效落实重点工作,推行“日信息”与“周工作”的做法非常赞同,进行了深入研习,现已在车间实施运用。

  综合素质更加全面。该段年轻大学生马诺在局信息技术所挂职期间,不仅学习了12306客票系统的运营维护,尝试编制使用智能软件监控程序,还初步掌握了车站机房计算机服务器管理,这是他以前很难触及的领域。“挂职期间我学到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本领,这对我回到电务段后开展网络安全和机房服务器管理都太有帮助了。”马诺高兴地说。

  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该段汉口客专车间干部徐济阳在武汉高铁工务段挂职期间,认真学习工务生产调度作业流程和结合部管理标准,结合所学的电务知识,对处理结合部设备隐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次进行处置道岔不密贴隐患时,工友们查找半个小时依旧未果。徐济阳赶到现场,利用挂职所学工务设备基本知识,迅速判断并处理了结合部问题隐患,在场人员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路漫漫其修远兮,干部人才教育培训非一朝一夕之功。该段将在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巧借各级组织加强和重视干部人才培养的“东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深入调研、强化管理、广泛实践等举措,不断加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促进全段高质量的改革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党课”既是“三会一课”基本制度重要内容,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途径。

  武汉电务段流芳车间党支部现有职工57人,党员16名,平均岁数27岁。车间管内共有8个工区,承担着武九客专及武冈城际200公里信号设备的维修任务。车间党支部认真贯彻段党委关于开展“三会一课”质量年活动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上好党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励士气,共同确保中心任务完成。主要做法是:

  要把党课的教育效果放到最大,就必须抓好理论的学习和积累。一是授课人和支委先学一步。车间党支部结合段党委下发的季度学习教育重点,组织支委先学习、先领会。在此基础上,讨论提出党课的主题和基本思路,初步明确主讲人、授课时间和基本方案。二是组织党员提前学习。季度党课方案明确后,结合党课要求认真制定党员学习计划,将党课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安排进每月的学习之中。把理论学习的重点,编辑下发到党员手中。党员先自学,再利用月度党员大会组织集中学习,为后续上好党课、开展研讨进一步奠定基础。

  为了让党课更接地气,党支部坚持抓好课前调研:一是与党员谈心调研。由授课人到党员中间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当前党员最关注的事、最困惑的问题;利用月度党员大会,听取党员对近期形势任务的看法,为讲好党课找准切入点。二是结合车间生产形势开展分析。支委结合各自分工,分别提供车间在安全、任务、质量、队伍等各方面的分析材料,为党课讲稿提供素材。今年6月,针对上半年车间安全生产排名靠尾的现实,组织全体支委、干部全方面分析排查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将上级党委与车间党支部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全体党员受到深刻的触动。

  一是撰写党课讲稿。结合前期理论学习的要点和调研的基本情况,由授课人撰写党课讲稿大纲。讲稿完成后,上支委会进行讨论,授课人根据支委讨论意见,进一步修改讲稿,方可作为正式授课内容。既保证了党课内容的正确性,提升课件质量,也统一了支委思想。二是制作演示教案。授课人进一步搜集资料、照片、事例,丰富党课内容,并制作PPT教案。坚持注重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把党员要了解的、最容易误解、最难理解的内容讲实在、讲生动。通过授课,帮助党员走出思想误区。

  针对党支部党员人数不多的特点,开展互动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为提升教育效果,党支部针对党课内容,设计一些随堂问答,既检验了前期学习的效果,也活跃了党课气氛。今年8月,我们组织党员到黄冈陈潭秋故里开展红色教育参观学习。党支部提前将相关的历史知识发到党员微信群。在参观当天,组织并且开展知识问答、讲历史小故事等活动,受到党员欢迎。党支部还积极引导党员开展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以身边人议身边事,通过讨论,深化思想共识。

  讲党课,是对每位党支部书记的基础要求。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要讲好党课,要求我们不断学习积累、不断实践探索。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要想让党的性质、宗旨、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抽象的东西深入人心,需要党支部书记自己把所要讲的内容理解、消化、吸收,再转化成自己思维和语言,这一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到。二是要格外的重视,精心准备。要真正去研究、琢磨,想方设法丰富内容、整合资源,绞尽脑汁去设计的具体方案把党课上好。三是要加强锻炼,提升语言能力。作为党支部书记,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的本行,必须能讲、敢讲、会讲。要把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把艰深的政策说得直白易懂,让党员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注重积累,加强锻炼,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思维表达能力。

  新年伊始,路局管内鄂西北、豫南和武汉北部等地区连续普降大雪,给铁路行车运输带来严峻的考验。我段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应对冰雪天气安全部署,以雪为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迎战今年第一场大雪。

  冰雪天气,对行车设备维护单位是最为严峻的考验,无论那种设备不好,都会影响到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行,特别是设置在钢轨上的应答器、尾缆年年都会遭受高速运行列车挟裹的冰雪击打而破损毁坏情况。在段领导的正确部署下,电子设备车间迅速行动,积极应对。

  1月3日11点10分,车间主任张凤妹就连续接收到多个应答器不良信息,设备不良就是命令,主任书记立即联手启动应急抢险预案,迅速行动。分析确认、仪器材料准备、人员交通工具安排调配……夜晚22点,横店东、合武中8、乌龙泉东等涉及合武、武广、京石武三条高铁线个应答器抢修作业人员均全部到岗到位,只待零时天窗点上道处理。

  上道、汇报、应答器尾缆安装、报文读写核对、拍照确认……一系列的工作按标作业完成后,最后一个消记点已经是次日早晨6点10分,一个清晨睡得正香的时刻……此时车间干部吴学铁已经从新年第一天就进行京九线三点检查施工带班作业,连续5天都未回家,车间技术员李祥更是连续带领职工干了4个夜间天窗、车间技术员李德基也已经在孝感北站连续值守了3天……正如高铁科工程师张建平在微信中感慨的:小时候盼下雪,现在怕下雪,想想自己的身份、责任和急需安全正点的旅客,风雪中这点“怕”又算什么,行动就是对安全责任的最好诠释。

  近日,武汉连续极端暴风雪恶劣天气,铁路线被大雪覆盖、列车车底设备被冰雪包裹,接触网结冰……为保证旅客列车的运行,铁路各部门增派大量人员给线路、列车扫雪除冰。热滑车是为保障高铁线路在夜间无列车运行的情况下,防止接触网结冰上冻后影响行车而开行的试运动车组。

  1月26日,动车车载设备车间的工长黄胜明再次踏上了热滑车添乘的征程。从深夜11点直到次日早上8点结束热滑试验,黄胜明监控着车载设备,没合一下眼。满眼血丝的黄胜明还没到家就接到大姐的电话:“弟弟,你怎么还没回来呀?娘天天念叨着,问你回来没有……”“大姐,我,晓得的……”

  挂了电话黄胜明暗暗下决心,忙完这几天,下周一定要请假回家好好陪老娘几天,娘七十多岁了,辛苦一辈子没享过几天清福,如今……想到这里,他不禁心头一酸,差点流出泪来。原来黄胜明的母亲一年前被查出恶性肿瘤,半年前接受了手术,如今病情出现了反复,医生说让子女们有时间多陪伴老人……

  就在上周,姐姐将母亲从武汉接回了孝感老家,黄胜明本来准备请工休假回家陪母亲。谁知从1月24日开始,第二轮降雪不期而至,这次降雪来得更猛烈,给铁路运输造成严重影响。线路除雪告急,车下设备打冰告急,应急值守告急,热滑车添乘告急……段领导和干部职员全员上阵,更换线路上被冰雪打坏的设备、给铁路道岔除冰扫雪作业、列车车下设备打冰作业,全面消除冰雪造成的病害隐患。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黄胜明默默地将请假条踹进了裤兜,他再次下了下决心:“娘,等忙完扫雪除冰,我一定请两天假,回来好好陪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腊八节刚过,又一场冬雪骤然降临荆楚大地,高高低低的松枝上,托着大块的雪团,寒风一吹,树枝不禁瑟瑟地打个寒颤,雪裹挟着风儿,俏皮地躺在地上,亦或飞到别的枝丫上。

  京广高铁线孝感北站的站场上静悄悄的,鸟儿仿佛刻意压低了啼鸣的声音,只听见道岔在喃喃私语,“1号,你的发热条更换了吗?”“昨天晚上勤劳的信号工就更换了,我现在全身热乎乎的,运行可顺畅啦”。是的,昨晚的雪显得过于急躁了些,匆匆地撕破夜的寂寥跌撞下来,瞬间便拥抱了真个大地,白茫茫一片。

  作为高铁信号工,我们习惯了以雪为令的日子,凌晨的办公室,几个身穿“武铁电务”工作服的职工正紧张忙碌着。“小张,你去准备两根发热条,1号道岔天窗点更换”“老李,你今晚带队排查全站道岔的融雪装置”,工长认真的安排布置工作任务。是的,恶劣天气更能考验信号设备的质量和信号工的意志,平时油润的滑床板容易结冰,阻挡道岔正常转换,繁忙的京广高铁线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设备的安全稳定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旅客按点到站的“制胜法宝”。

  凌晨三点,我们裹着风雪忙碌在线路上,手锤敲击螺杆的梆梆声,扳手咬在螺帽上发出吱吱的响声,伴随着呼呼的寒风,奏响了冬日里最壮烈的工作进行曲。积雪淹没了设备,我们用双手刨开,厚厚的劳保手套在这一刻也挡不住凛冽的寒气,双手像浸泡过颜色一样,红彤彤的,雪灌进鞋子,弄湿了鞋袜,头上的防寒帽,拦截寒风的浇灌,帽檐上雪花夹杂着冰块结了厚厚一层,不知何时,几片俏皮的雪花悄悄地钻到了我们眉毛上,不经意间每个人都变成了盛装的“圣诞老人”。在大雪中忙碌,筑成了高铁线路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深夜的信号工成了一个个高铁卫士,头灯一闪一闪的,一个个扇形的灯光远远看去就像一把把扫帚,沿着钢轨一步一步地向前扫着。这灯光扫除了信号设备的故障和隐患,扫清了乘客心中的疑虑和担忧,扫亮了晨曦时分列车出发的信号,更扫出了一代代我们信号工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让每一位旅客露出满意的笑容,是我们信号工的追求,保证高铁安全犹如这雪花般灿烂的开花结果,是我们信号工坚守的职责使命。没有谁能改变雪花飘落的速度,只有此时,我们因责任而不断加速的脚步,寻回冬天高铁的温暖、安全和畅通。

  近日,耳畔边时常听同事哼起《我们不一样》的歌曲,感觉真的不同。闲暇时总以为下了晚班就能睡得“昏天暗地”,也别无他想,更别说开心一唱了。乐观的生活就是我周边同事的缩影,些许疲倦并没有带给我们太多烦恼。

  为期数日的麻城车间管内合武区间70多公里的设备排查基本告一段落。主要排查项目是信号机、轨道电路、禁停牌、应答器、电容、方向盒等轨旁设备。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并克服了不少近期因冰雪天气打坏的信号设备(轨道电源线破皮、电容罩破损等)。每个小组成员均是按照班前会布置的工作分工,细致地对每一处设备做检查,就如医生会诊般,眼观、手摸、脚踏,每一次触碰,都不肯轻易放弃要自己拯救的“患者”。正所谓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正是有了这份不一样的责任心,才很好地确保了合武设备的运用质量,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春运提供良好设备质量储备。

  拼命干活很重要,但必须要有效率才是最佳选择。不仅仅是要有拼命干活的劲头,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总结,明白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去干,而不是消极盲目,按部就班地等待工作。第一次参加走区间的青工小刘和小尹还没有来得及向师傅们请教区间设备工作原理,就已经忙着收拾工具、材料不停地赶路。干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不断的学习才能激励自己不断的提高。“认清关键,懂得重点”,大家常说道。思想的转变需要有包容的心,诚然,有容乃大。提高个人,比什么都重要,学会成长,注重过程。

  高铁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扬,高铁人就要有不一样的素质。苦吗,苦——一晚上和饥寒作斗争;累吗,累——一晚上需行走7、8公里。那都不是事儿,因为我们不一样---我们是高铁线

  2月3日,随着一声汽笛划过汉口站的上空,汉口开往广州东的K4111次列车开始缓缓驶出站台,余立卓透过车窗的玻璃看着窗外,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余立卓是武汉电务段新入路青工,今年是她第一次担当春运临客值乘工作,对于1995年出生的她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列车驶出汉口站后,余立卓开始整理车厢窗帘、检查托盘、放置安全锤等一系列准备活动,尽管列车“空去重回”,到广州东站回程才会上旅客,但她仍早早地准备着。

  “小卓,爸爸给准备的东西都带上车了没?你要……”女儿第一次春运出乘前,父亲满是牵挂与担心。

  余立卓出生在铁路世家,家里爷爷、父亲都是老铁路,父亲是车站客运员。第一次当乘务员的余立卓虽然满是憧憬,却经历了未曾料到的考验。从广州东站发车时,列车乘客超过2000人,旅客来回走动不方便,一个小时前才打扫干净的车厢地面又出现了很多垃圾,余立卓起身继续清扫起来。

  K4112次列车采用的是集便式厕所,由于乘客往里面仍了异物导致厕所被堵。为了清理异物,她得用竹夹子夹,加之列车运行来回晃动,搞得她衣服上都沾有污渍,甚至都溅到脸上。

  回到乘务室的余立卓看着窗外,难掩内心的委屈与失落。心想在家里哪里有干过这个活儿啊,在家里爸妈碗都不要她洗,在家里这样一个时间段她应该躺在床上陪狗狗玩耍……想到这,余立卓忍不住抹泪。

  “要坚强,这都是我们工作要遇到的……我们做好了,旅客们才能舒心回家。”休班间隙,父亲电话中对她鼓励道。

  其实,余立卓对父亲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余立卓中考成绩不理想,父亲责备她几句,而她却一连串的反问:你辅导我过几次作业?你去过几次家长会?你知道我的教室在几楼吗?虽然最后她争赢了父亲,但她的父亲却流下来眼泪,那是余立卓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

  而今,自己和父亲同为铁路职工,都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无法与家人团聚,还要忍受孤单和寂寞。但自己的经历和父亲的话,使她渐渐理解了铁路人的艰辛不易,原来这么多年来父亲不是不想与家人团聚,而是工作岗位需要他。

  1958年,我的爷爷做了一名铁路人,1989年,我的爸爸做了一名铁路人,2017年,我也做了一名光荣铁路人。我们一家三代铁路人,经历并传承了大半个世纪的铁路春运,同样是铁路春运,不一样的年代,却有同样的担当和使命。“车少人少”的停滞

  “爷爷那个年代跑的都是‘闷罐车’,那你是没见过的,不仅车少,车况还很差,拉旅客就像拉牲口一样,灰色的车底,里面是空的,就挂着一盏马灯,没有座位,大铁门一拉,木梯子一架,人就上来了,车一开动,乘客要么直蹲地上,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就站着背靠车身,你想啊,那时候的车少,每个小站都要停靠,一趟车下来就是一天以上,不过由于当时经济发展受限,外出打工人不是太多。”

  思绪仿佛被爷爷拉回了过去,听着爷爷的描述,我似乎就在他的身边,看着他提着个小马灯吆喝着“开车了,开车了,要关门啦!”随后嘿嘿笑着从车厢角落拉出一个小马扎撑开来,一提裤腿坐了下去,跟乘客唠嗑拉家常。那时候物资匮乏,车上的人大多连水都不带,兜里能有一把花生便是很稀奇的事,能让一车的人艳羡侧目,所以爷爷不大需要收拾垃圾,他的工作职责很简单,做到准点开关车门,保证乘客的安全足矣。

  “改革开放以后南来北往的人流就多了,等你爸我工作之后正赶上春运大迁徙,那场面,简直终身难忘。我们那时候车况要比你爷爷那一辈好很多,跑的是绿皮烧煤车,当然现在还有,你有个妹妹现在跑

上一篇:福赛科技: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初次揭露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上市保荐书
下一篇:【48812】全球最没用的4个军事防地年做无用功